论语座右铭理由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座右铭 论语 论语座右铭理由

论语座右铭理由

2024-07-15 17:17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在论语十二章座右铭,并且说明理由

如果是求学人士,可以选择《论语十二章》中“学而时习之”、“温故而知新”等作为座右铭,还可以简化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为“学而思、思而学”作为座右铭。

如果是对自身的道德要求,则可以化“吾日三省吾身”为“一日三省”为座右铭。

《论语》中哪一句话最适合做座右铭?

【学习方法】【学习态度】和【道德修养】【方法】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默而识之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【态度】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学而不厌【修养】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.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.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.’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诗已矣.告诸往而知来者.” 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.”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.”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.”

论语 座右铭

【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.”《为政》】温故而知新”有两解.一为“温故才知新”:温习已闻之事,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;二为“温故及知新”: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,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.合并这两种解法,也许更为完整:在能力范围以内,尽量广泛阅览典籍,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,对已经听闻的知识,也要定期复习,期能有心得、有领悟;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;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,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.像这样融会新旧、贯通古今方可称是“温故而知新”.对于学过的旧知识,你要常去温习它,你将会有新的体会,新的发现。

你收获的就会更多,你比别人懂得的就会更多,这样在某方面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了。

生活中,每一件事,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多方面。

不同的人,有不同的理解。

也许你一时只能理解其中的一点,当但你经历多了,见识丰富了,你再去看时,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。

生活就是这样多方面性的,当你对一句话不理解时,你是选择遗弃它,还是深入的去思考

当你多次的去深究它的时候,你将会有不一样的体会。

当我们忙完了一个阶段的事情后,利用暂时的忙里偷闲,回顾曾经的点点滴滴时,才发现我们不能变成工作的奴隶,我们要学会思考和总结,要让我们的工作充满坚持和成长才行。

以《论语》座右铭为题的片段200

与朋友交言而有信,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

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

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言必信,行必果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行矣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孙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

论语十二章选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什么

《论语》名句解读 1、 不迁怒,不贰过。

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 [解读]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,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。

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,甚至习以为常,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

迁怒:转移怒气。

贰:再,重。

2、 当仁不让于师。

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 [解读]面临着仁义,就是老师,也不必同他谦让。

这句话与“我爱我的老师,我更爱真理”(亚里士多德语)的意思有些类似。

阐发仁义,捍卫真理,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,要积极主动地去做,绝不能推让。

3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
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 [解读]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,必须事先磨快工具。

由此可知,一个人要胜任工作,必须首先学好本领。

今日读好书,来日才能大展鸿图。

4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。

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 [解读]多责备自己,而少责备别人。

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。

严格要求自己,进步就快;宽容别人,就会远离怨恨。

躬自:自己。

“厚”后省略了一个“责”字。

责:责备,要求。

5、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
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 [解读]自己不喜欢的,就不要强加给别人。

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,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;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,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。

将心比心,推己及人,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,多替别人着想,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。

欲:想,希望。

勿(wù):不要。

施:加,给。

6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
—《论语·里仁》 [解读]见到贤人,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;看见不贤的人,便应该自己反省,(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。

)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﹑轻视,因而沾沾自喜;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,甚至嫉妒﹑畏惧退缩,害怕与他们交往: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。

思齐:想着要追上,看齐。

内自省:自己在内心里省察﹑检查。

7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,小人反是。

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 [解读]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,不促成别人的坏事。

小人却恰好相反。

成人之美,积善成德,便成为君子;成人之恶,积怨日多,便是小人。

君子受人尊敬,小人遭人唾骂。

君子:人格高尚的人。

小人:指人格卑鄙的人。

反是:和这相反。

8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

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 [解读]君子心地平坦宽广,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。

君子襟怀坦白,安贫乐业,与人为善,知足常乐,所以能坦荡荡。

小人欲念太多,患得患失,忧心忡忡,怨天尤人,局促不安,所以常心怀戚戚。

坦荡荡:心胸开阔,自由自在的样子。

戚戚:忧惧不安的样子。

9、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

——《论语·季氏》 [解读]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:年轻的时候,正在长筋骨,气血尚未定型,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;到了壮年时期,身强力不亏,精力旺盛,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;到了老年,体力和精力都差了,要警戒贪得无厌。

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,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。

在今天看来,孔子的“戒色、戒斗、戒得”的说法,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。

10、敏于事而慎于言。

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 [解读]做事勤快敏捷,说话谨慎。

这句话告诉我们,做人要多做实事,少说废话,不乱说话。

敏:勤勉,快速。

慎:谨慎,慎重。

11、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

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 [解读]一个人不讲信用,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。

孔子认为,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。

在今天看来,一个企业,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也是如此。

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,也要守规则,讲诚信,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。

12、 三思而后行。

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》 [解读]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。

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。

三:多次。

13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

——《论语·泰伯》 [解读]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,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,要走的路很长。

弘毅:抱负远大,意志坚强。

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,远大的抱负、坚强的意志,是缺一不可的。

14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
——《论语·子罕》 [解读]天寒地冻,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。

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。

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。

凋,凋零,零落。

15、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。

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 [解读]温和、善良、严肃、节俭、谦逊。

孔子每到一个国家,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,他就是靠“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”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。

这也是我们求知、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。

16、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。

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》[解读]朽烂的木头,不能雕刻,粪土垒起的墙壁,不能粉刷。

比喻不堪造就的人,用不着去培养他。

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,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。

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,大白天睡大觉,孔子说,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。

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,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。

杇(wū):涂饰墙壁用的工具,这里指涂饰、粉刷。

17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
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 [解读]只是读书,却不动脑筋思考,就会茫然不解;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,就会疲惫而无所获。

“学”与“思”是相辅相成的,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,就达不到好的效果。

罔(wǎng):迷惑而无所得。

殆:疲倦而无所得。

18、言必信,行必果。

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 [解读]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,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。

一诺千金,敢作敢为,受人尊重;出尔反尔,优柔寡断,遭人鄙弃。

果:坚决。

19、欲速则不达。

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 [解读]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。

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,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。

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,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,不打好基础,就想攻克尖端科学,快出成果,也是办不到的。

20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

——《论语·里仁》 [解读]早上得知真理,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。

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。

21、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
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 [解读]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,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,这就是聪明智慧。

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。

最后一个“知”(zhì):聪明。

22、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
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[解读]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,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。

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,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,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这两句诗,表明了他视死如归,舍身成仁的心迹。

23、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

”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 [解读]我十五岁,有志于学问;三十岁,(懂礼仪,)说话做事都有把握;四十岁,(掌握了各种知识,)不致迷惑;五十岁,得知天命;六十岁,一听别人言语,便可以分别真假,判明是非;到了七十岁,便随心所欲,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。

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,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,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,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。

几千年以来,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。

而其中的“而立”、“不惑”、“知命”、“耳顺”也分别成了三十岁、四十岁、五十岁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。

24、子曰: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

(《论语·述而》)[解读]:孔子说:只要送一束以上的干肉条来,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。

十条干肉结为一束即为束脩。

只要送一束干肉条作拜师礼物,以显诚意的话,孔子就会收其为徒。

孔子一直认为“有教无类”,凡是有学习要求的人都可以得到教育。

25、子曰:有教无类。

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[解读]孔子说:“任何人我都可以对他进行教育,没有类别之差。

”教育思想、教育理念的不同,也可以归结为对人是什么的认识不同。

孔子研究人的方法是以承认人与人的存在差别为前提的,而且“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”,在这个前提下他把人分为仁人、君子、小人等。

但是这种差别也是人为的,而且是可以改变的。

这从他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有教无类的原则可以看出。

和孔子认为人都可以培养,都可以改变,都可以造就相比,西汉的董仲舒的看法就在同,在他看来,具有“圣人之性”的人是不用接受教育的,具有“斗屑之性”的人是近于禽兽的。

26、子路问:“闻斯行诸

”子曰:“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闻斯行之

”冉有问:“闻斯行诸

”子曰:“闻斯行之。

”公西华曰:“由也问闻斯行诸,子曰,‘有父兄在’;求也问闻斯行诸,子曰,‘闻斯行之’。

赤也惑,敢问。

”子曰:“求也退,故进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

”(《论语·先进》)[解读]子路问:“听到一件事,是不是应该立刻去做呢

”孔子说:“父兄尚在,怎么能听到了就立即做呢

”冉有问:“听到一件事,是不是立即去做呢。

”孔子说:“听到就做吧。

”公西华说:“子路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,您说要与父兄妹商议;冉有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,您说可以立即做。

这令我觉得迷惑,请问是什么原因呢

”孔子说:“冉有遇事畏缩,所以要他进取;子路勇于作为,所以要他慎重。

”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。

27、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

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
(《论语·述而》)[解读]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,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。

愤: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。

悱: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。

“举一隅”三句: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,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,就不用再教他了.因为他不用心思考。

名句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说的是: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,想说却说不出来时,就不去开导他;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。

就不去启发他。

“不愤不启。

不悱不发”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,先让学生积极思考,再进行适时启发。

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“启”、“发”的议论,就是我们今天“启发”一词的最早起源。

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,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。

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。

28、子曰:“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。

”(《论语·泰伯》)[解读] 孔子说:学《诗经》以兴趣兴趣,学礼以立身,学乐以成就道德。

司马迁对孔子的教学内容曾经作过概括,他说:“孔子以诗,书,礼,乐教,弟子盖三千焉,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。

”(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)把孔子私学的教学内容归结为诗、书、礼、乐和六艺,是符合《论语》记载的。

29、颜渊喟然叹曰: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

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。

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尔,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。

”[解读]颜渊由衷地赞叹道:仰望老师的道,越看越觉得高远,钻研老师的道,越钻研越觉得深奥。

(老师的道)有时候似乎就在眼前,忽而又远在身后。

老师痒于有步骤地引领我,以广博的文献知识丰富我,以礼仪规范约束我,简直使我无法停下来。

我把所有的才智都拼上了,对老师的道也似乎有了卓异的见解。

虽然我想努力跟上老师,可又不知如何去做。

30、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: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”[解读] 孔子说:“三人同行,其中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;选择(他)好的地方接受下来,从中发现不好的部分予以改正。

31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

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[解读] 孔子说:“默默地记在心里,学习从不感到满足,教学不会感到倦怠,这几个方面,我做到了哪些呢。

”对孔子的这句话,子责曾经评论说:“学不厌,智也;教不倦,仁也。

仁且智,夫子既圣矣。

”(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)32、子曰: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

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[解读] 孔子说:“我曾经白天不吃饭,夜晚不睡觉,整日整夜地在那里思考,毫无用处,不如去学习。

”33、子曰: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

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[解读] 孔子说:“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,而是喜好古代文化,经过勤敏求学而获得知识的人。

孔子曾经说自己“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

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,通过“学而知之”,因此他告诉人们勤奋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。

34、子曰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。

耕也,馁在其中矣;学也,禄在其中矣。

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
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[释读] 孔子说:“君子谋求道的实现而不谋求衣食。

(谋求衣食的话)去种地吧,会挨饿的;(谋求道的话)去学习吧,会取得官位俸禄的。

君子担忧的是自己尚未明道,而非自己的贫困。

孔子曾经说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

”(《论语·里仁》),可以说孔子的一生都在谋求道的实现35、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;智者动,仁者静;智者乐,仁者寿。

《论语.雍也》孔子对他的学生们说:聪明的人喜爱水,有仁德的人喜爱山。

聪明的人性格就象水一样活泼,有仁德的人就象山一样安静。

聪明的人生活快乐,有仁德的人会长寿。

子张问孔子:为什么仁者乐于见到山呢

孔子说:山,它高大巍峨。

为什么山高大巍峨仁者就乐于见到它呢

这是因为山上草木繁茂,鸟兽成群,人们所需的一切东西山上都出产,并且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,可是它自己却不从人们那里索取任何东西,四面八方的人来到山上取其所需,山都慷慨给予。

山还兴风雷、做云雨以贯通天地,使阴阳二气调和,降下甘露以惠泽万物,万物因之得以生长,人民因之得以饱暖。

这就是仁者之所以乐于见到山的原因啊。

子贡接着问道:为什么智者乐于见到水呢

孔子回答说:水,它滋润万物生命而出乎自然,就象是人的美德,它流向低处,蜿蜒曲折却有一定的方向;就象正义一样,它汹涌澎湃没有止境,即使跌进万丈深渊,也毫不畏惧。

它柔弱,但是却又无所不达,万物出入于它而变的新鲜洁净,就象善于教化一样,这不就是智者的品格吗

仁者乐山,知(同智)者乐水是儒家的经典论述。

儒家用山的给予和不求索取,象征有仁德的人的品德;用水的柔弱但却无所不达,象征智者的品格请按一下手机右上角的采纳哦~谢谢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